艺 术 家 创 作 交 流 网 站


Artist Creation Exchange Network
新闻详情

国博举办“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学术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3-10-06 15:49作者:孙立

9月19日,国家博物馆召开“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国博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的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出席并致开幕辞,国博研究院院长陈煜主持开幕式。国博研究院文献典籍所长、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黄燕生作会前发言并担任学术主持。

研讨会上,17位嘉宾作为代表进行学术演讲。演讲内容以馆藏稿抄研究实践为基础,结合海内外相关文献的收藏研究,立足自身,开拓视野,展望前沿。中国科学院大学罗琳教授介绍,在“四库学”研究中当一部书被确认为“四库进呈本”后,其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都会成倍增加,因此清乾隆之后多有为射利伪造“四库进呈本”或“四库底本”,强调辨伪方法的应用在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忠文研究员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藏翁同龢甲午战争期间朋僚来函的粘贴册《倭韩新事》《倭韩近事》,提出校勘释读这些书札册的重要学术意义。黄燕生终身研究馆员则论述国家博物馆藏《志钧履历》和长启、志润日记对清末世家裕泰家族的史料补正作用。首都图书馆的史丽君研究馆员讨论了如何从马衡佚文中看其对于特殊古籍装帧“蝴蝶装”认识和研究。国家图书馆向辉研究馆员介绍了版本学家、收藏家杨成凯先生关于抄本的版本学思考。北京外国语大学谢辉副研究员则讨论明清之际西学文献中稿抄本的情况与特点。国家博物馆多位青年研究人员则从抄本版本甄别、名人墨迹批注题跋考证、手札履历年谱与出版史料对校等多个层面,对在整理馆藏稿抄文献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展现国博目前在文献研究的学术广度和深度。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均对发言作了进一步的学术研讨。会议最后,黄燕生所长做学术总结,提出希望国博的文献研究能如春雨润物般扎实细致,并强调文献研究团队应当加强与国内外收藏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为今后文献整理、展览、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首页          业务动态          信息公开          便民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