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传世国宝排名 全球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盘点发表时间:2023-10-06 15:3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留下了承载历史印记的无数稀世珍宝。你知道我国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有哪些吗 ?世界上又有哪些传世国宝呢 ? 本文盘点了世界十大传世国宝,其中包括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蒙娜丽莎、商后母成鼎、西周利篡、商周太阳神鸟金饰、英国王室珠宝、舞王湿婆青铜像、四羊方尊、东汉铜奔马、法贝热彩蛋等,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1、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是埃及的国宝,现存放在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最深处。面具由金结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是神奥西里斯。面具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原本名为图坦卡吞,但后来由于他的信仰从崇拜阿吞神(埃及的太阳神)转变为崇拜阿蒙神(古埃及的创世之神,众神之王)而改名为图坦卡蒙。他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死因曾一度悬于谋杀,因此他的生平都被神秘色彩所笼罩。 2、蒙娜丽莎 ![]()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1952年,德国发行首枚《蒙娜娜丽莎》邮票。 这幅作品是作于1502―1506年间文艺复兴的鼎盛期。达芬奇为佛罗伦萨面料丝绸商人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丽莎.乔孔多画的肖像画。意大利语蒙娜(Mona)意思是女士/夫人, 蒙娜丽莎即为丽莎夫人。乔孔多(Giaconda) 姓的意大利文的意思是无忧无虑/幸福,加上人物标志性匪夷所思的笑容,而后被冠以了《神秘的微笑》。 3、商后母成鼎 ![]() 后母成鼎原称司母成鼎,又称后母成大方鼎、后母成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把其母成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成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十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4、西周利簋 ![]()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 5、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 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6、英国王室珠宝 ![]() 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杖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7、舞王湿婆青铜像 ![]() 舞王湿婆青铜像,高约98厘米,宽83厘米,创作于约公元十一世纪,现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舞王湿婆青银像被认为是印度流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之一。在雕塑中,湿婆的舞安被刻划得十分优美,他轻拾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毁灭的轮回循环过程。整尊雕像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蹈的湿婆被塑造得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 8、东汉铜奔马 ![]()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集、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9、法贝热彩蛋 ![]() 法贝热彩蛋,是俄国著名珠宝首饰工匠彼得·卡尔 法贝热所制作的类似蛋的作品,他与助手在1885年至1917年间总共为沙皇与私人收靠家制作了69枚。其中有54枚是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尼古拉二世所作,52枚则为复活节蛋,最后只有50枚交付给沙皇。余下有7枚法贝热彩蛋是为了莫斯科的克尔奇家族所制作的。彩蛋对于俄罗斯人是象征健康、美貌、力量和富足。这是由于彩蛋与俄罗斯传统的宗教习俗有关,它是一些宗教节日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复活节时教徒们的重要庆典器具。 10、越王勾践剑 ![]() 越工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合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合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越王勾践剑一把,置于棺内人骨架左侧,下压铜削一把。通长55.7、身宽4.6、柄长8.4厘米。柄上缠以丝绳,剑格两面有花纹嵌以蓝色琉璃。整个剑身满饰菱形暗纹。靠近格处有‘越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鸟篆铭文。保存完好,刃薄而锋利。”
文章分类:
国宝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