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家 创 作 交 流 网 站


Artist Creation Exchange Network

标签模块

标签模块

副标题

文化建设
文物保护
国宝藏品
历代大师
文物资料
文章附图

10月10日,“大河明珠——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保护成果展”在云冈研究院展出,同时举办“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会暨数字云冈20周年座谈会”,180余名专家学者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建言献策。中新网对此给予关注报道。报道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由太原市文物局倡议发起,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联盟各成员单位就打造黄河流域石窟寺文化品牌大胆尝试,合力打造精品展览,加强文物“对话”,让文物“活...

文章附图

7月26日,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二楼展厅,第二届“海上来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物艺术品公益展”正式开幕。展品包括常玉、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黄宾虹等12位近现代知名艺术家创作的28件精品之作,而此次面向公众展出的作品均为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免税进境销售的文物艺术品。“公益展示”更好发挥了这批享受免税政策的文物艺术品的美育价值和社会效益,让更多没有机会...

文章附图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河套平原、黄土高原,覆盖9个省区,沿途留下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宛如一串璀璨珍珠。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黄河流域沿线博物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期盼,2019年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应运而生,目的就是带动黄河流域沿线博物馆共同发力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

文章附图

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促进了东西文明交融互鉴,催生了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千年积淀,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宝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2022年12月8日,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

文章附图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也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出的最清晰、最响亮的时代强音。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他就深情指出:“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一路走来,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致敬,始终如一、愈加深厚。  图为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司母辛铜方鼎”。 中国历...

文章附图

9月27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辅导报告会召开。记者史晓波摄9月27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辅导报告会召开,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作专题报告。受省委书记蓝佛安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时对文化工作的殷殷嘱托,扛牢新时代推动文...

文章附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治理牵涉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须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创新,走乡村善治之路。在乡村治理中,从文化入手,充分激活和利用文化善治性,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

文章附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牢记殷殷嘱托,浙江要切实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扎实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这两天,位于奥体博览城主体育场地下一层西南角的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正式开放,展陈面积达5400平方米,设置了“亚运与杭州”、“亚运与亚洲”、“亚运与未来”三个展厅。走进博物馆,市民游客不仅可以看到...

文章附图

红网时刻娄底10月10日讯(通讯员 段凤婧)10月8日,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桂良率队深入市体育中心调研文物保护工作。据悉,娄底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50处、可移动文物藏品12160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保单位40处。近年来,娄底将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工作列入全市文旅体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强。但因经费、工作力量等因素制约,部分文物建筑的保护形势严峻。调研组一行...

文章附图

9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在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敦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何文忠,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共同为展览启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主持开幕式。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文章附图

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北京金中都遗址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吉林和龙大洞遗址东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21年以来,按照“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部署,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

文章附图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河套平原、黄土高原,覆盖9个省区,沿途留下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宛如一串璀璨珍珠。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黄河流域沿线博物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期盼,2019年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应运而生,目的就是带动黄河流域沿线博物馆共同发力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

文章附图

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促进了东西文明交融互鉴,催生了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千年积淀,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宝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2022年12月8日,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

文章附图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等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推动博物馆事业守正创新发展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体系布局,提升服务效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正式备案博物馆总数...

文章附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文物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辟阐述了文物工作的发展方向、使命任务,科学指明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

文章附图

一、文物的重要性1.历史价值: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变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鉴和启示。例如,通过研究古代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通过研究古代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通过研究古代艺术品,我...

文章附图

9月19日,国家博物馆召开“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国博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馆藏稿抄文献的辑佚、校勘与辨伪”的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出席并致开幕辞,国博研究院院长陈煜主持开幕式。国博研究院文献典籍所长、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黄燕生作会前发言并...

文章附图

近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顺利开展,该工作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评审专家组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杨晓飞等9位技术专家及高级会计师栾艳等3位财务专家组成,单霁翔担任专家组组长。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项目推荐单位及行业部门代表等20余人参会。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分为现...

文章附图

2023年9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的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群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持。李群在致辞中表示,考...

文章附图

2023年9月28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家具协会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伍氏兴隆艺术家具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劳动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文章附图

2023年9月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国家京剧院等14家文艺界单位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原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蔡武,中国国家博物...

文章附图

青铜器开始于石器时代晚期,也被后来称为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土,其中中国的青铜器制造最为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有着非常高的声誉和价值。中国青铜器中以商朝时期青铜器最为精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盘点下我国最著名的十大青铜器国宝。第十名: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属于我国国宝级文物。出土于甘肃省,现在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文物特征:马踏飞燕制造于公元前...

文章附图

华夏五年前,珍贵国宝级文物无算。近日,人民日报特意汇总了全国十大博物院/馆的36件国宝。你亲眼见过几个呢?穿越千年,一起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吧: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卷、《千里江山图》卷、《平复帖》卷、《步辇图》卷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青铜方鼎、四羊青铜方尊、人面鱼纹彩陶盆、玉龙、孝端皇后凤冠河南博物院:武则天金简、贾湖骨笛、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刘胜...

文章附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留下了承载历史印记的无数稀世珍宝。你知道我国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有哪些吗 ?世界上又有哪些传世国宝呢 ? 本文盘点了世界十大传世国宝,其中包括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蒙娜丽莎、商后母成鼎、西周利篡、商周太阳神鸟金饰、英国王室珠宝、舞王湿婆青铜像、四羊方尊、东汉铜奔马、法贝热彩蛋等,下面请看详细介绍1、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是埃及的国宝,现存放...

文章附图



高振恒,1940年生,1959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原河北美术学院),师承孙奇峰,在学校期间学习了版画,素描、国画山水、花鸟,得到了黄永玉、叶浅予等众多名家指导。1965年留校任教,1991年担任天津美术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执教40余年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育了大量的人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是著名的教育家、篆刻家、书法家、画家。他独创“无墨彩...

文章附图














罗学献,号光遣,1945年生于河南开封,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师从著名画家叶桐轩,后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授业于美术大师李若禅,吴作人。篆刻家,诗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夫画院院长,今古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吴道子研究会理事,教授。获中国文联和中国书画家协会授予“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和“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罗学献擅...

文章附图

郭谦、女、1953 年生于大连,集中国书画传统与创新的美术大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受钟质夫指导(原北京故宫古画研究员,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亲自授课指导)老师善长工笔没骨小写意,讲解古今传世大家作品, 鼓励她做传世画家,大学在校的郭谦分析历代鲜明代表作品知道:要走出这古今绘画瀚海必须在艰难困苦中开辟前无古人的新路,去‘’画未来美好世界‘’。虽然前路渺茫但她相信会见到前面曙光。因此沉下心来多...

文章附图




人物简介

  戴渭(戴金国),著名油画艺术家,传统敦煌壁画传承人,毕业于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油画、雕塑与建筑研究院(即圣彼得堡列兵美术学院),后者是世界著名四大美院之一,现担任圣彼得堡美院客座教授,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外交礼品师;


个人简历

戴渭,1981年生于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城的波澜壮阔与艺术的沃土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

文章附图

曾以宁简历
1,学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科)。
2,国家一级美术师。


3,国家文化部高级书法家、高级美术家。


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5,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评委、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艺术评委、书画作品价位润格全国评审委员会艺术评委。


6,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大师。


7,国家艺术...

文章附图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年农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

文章附图

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 [5]   ,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 [23]   ,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1]   ,其主要油画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4]   ;主要中国画作品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 [17]   ;主要文集有《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望尽天涯路》《画外音》《我读石涛画语录》《...

文章附图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1]他集“诗、书、画...

文章附图

【编者按】语言是活着的历史。汉语,兼具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蕴藏着深邃广阔的历史信息。“奉为圭臬”“洛阳纸贵”“扶桑若木”“闲得五脊六兽”……那些我们代代相传、日用而不自觉的言辞背后,藏着怎样的古代世界?与之对应的文物,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具象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虽已远去、依然鲜活的历史,可感可触,近在咫尺。【明月清辉映丹青】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出自北宋赵佶《闰中秋月帖》婵娟:月亮的别称。...

文章附图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方正出版社联袂打造的《文物中的红色基因》丛书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丛书以生动鲜活的国家博物馆藏革命文物为载体,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主旨,再现伟大历史,诠释伟大精神。丛书分《信仰忠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是创新》《廉洁奉公》《家国情怀》六卷,遴选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珍贵文物共600余件,包括印章、勋章、锦旗、生产工具、航空器材等器物,诗词、画...

文章附图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不仅体现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还植根于武汉的历史血脉中。5月16日,辛亥革命博物院成立后第一个原创展览“文物藏品中的英雄武汉”,在该院南区(原辛亥革命博物馆)多功能展厅开展。图片255张、珍贵文物等近200件,串起百余年武汉历史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是辛亥首义文化诞生地、伟大建党精神重要...

文章附图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应妮)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同样走过百余年春秋。汇聚了炭化稻、青铜鼎、沉船出水外销瓷、历史上最大骆驼骨架等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2日将正式对公众开放。水下考古中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 余冠辰 摄在1日的媒体开放活动上,展览策展人陈克双介绍,展览全方位展示国博考古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大,展品数量丰富。用...

文章附图

本文转自【大象新闻】;大象新闻记者 李长需 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说的一点不搀水分:地下文物位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位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第二(420处);32年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第一(50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是从河南开始的。河南文物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占绝对优势,在表现方式上,也呈现出“超炫”的一面...

文章附图

位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坝下游20多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名叫石牌村,1943年5月,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役——石牌保卫战。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15万兵力顽强阻击,用血肉之躯挫败了侵华日军入峡西进的阴谋,迎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这场战争也因此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石牌——抗战大后方的坚实屏障从西陵峡东段北岸的胡金滩码头乘坐游船穿过江面,远远就能看...

文章附图

九派新闻北京讯(驻京记者柯立)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殷墟甲骨展示的商代文化神秘精深。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是迄今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在国家典籍博...

文章附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一座座文化地标串联起无尽绵延的家国情怀藏着历史文化的广袤和浩瀚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邀您一起品味建筑之韵建证文化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脉千秋在,江河万古流在北京市中国国家博物馆内从远古石器,到夏商周青铜器从秦汉陶俑、隋唐石雕到宋代石刻、明清家具……每一道星辰般的痕迹,都被叫做华夏与历史同行,馆藏承载灿烂文明文物与古籍荟萃了中华文化结晶中央...

首页          业务动态          信息公开          便民服务          互动交流